卢焕明 正高级工程师
博士生导师,入选中科院“高级技术支撑人才”。任浙江省电镜与微结构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,浙江省物理学会X射线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,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理化检验学术委员会委员。
1983年本科毕业于东北工学院材料系,1991年和2006年在浙江大学获硕士和博士学位,1983-1988年在冶金部钢铁研究总院工作,1991-2006年在浙江大学硅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,其中2002-2003年在德国基尔大学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室工作。2006年来宁波材料所参与筹建测试中心,主要从事透射电子显微镜、扫描电镜及X射线衍射分析等技术支撑工作,具体开展半导体材料薄膜生长与表征、纳米结构等研究。
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,浙江省分析测试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,纳米技术领域国家标准2项,在Adv. Mater.、Angew. Chem. Int. Ed.、Acta Mater.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,授权专利十余件。主持或参与中科院仪器设备功能开发技术创新项目、宁波市重大科技专项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。
程培红 客座研究员
博士,教授,宁波工程学院电信学院院长,入选宁波市领军与拔尖人才工程,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客聘研究员,宁波大学、长安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。2009年于浙江大学硅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博士学位,2014年赴美国休斯顿大学电子工程系访学交流,主要从事电子科学与技术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,主持和参与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(973计划)项目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、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。在 Nanoscale、Opt. Express、J. Opt. Soc. Am. B等国内外著名学术期刊及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四十余篇,担任Opt. Commun.、Optik等国内外期刊审稿人。主讲课程获得浙江省高校线上一流课程认定,荣获宁波市优秀课程思政教师、宁波工程学院青年教师教学比武一等奖、王宽诚育才奖、王伟明育才奖、最美宁工人等多项荣誉。
康逢文 春蕾副研究员
2015年6月博士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,随后在香港理工大学、香港城市大学、丹麦科技大学(获得欧盟玛丽·居里奖学金的资助,以玛丽·居里学者的身份从事博士后工作)和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(客聘副研究员)从事研究工作。2022年3月正式受聘于中科院宁波材料所,任春蕾人才副研究员。迄今共发表论文62篇,其中以一作/通讯作者在Adv. Funct. Mater.等期刊发表论文34篇,授权专利1项。论文被引用2600多次,H因子29。引用超百次一作研究性论文7篇,单篇最高引用227次。入选汤森路透ESI高被引一作研究性论文4篇,一作/通讯热点论文2篇。获玛丽·居里学者(Marie Sklodowska-Curie Fellowship)、丹麦科技大学汉斯·奥斯特学者(H. C. Ørsted Fellows)、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、广东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等荣誉和奖励共11项。独立主持并完成玛丽·居里行动项目一项,承担宁波材料所“春蕾人才”计划项目一项(100万人民币)。应邀担任过Adv. Mater., Nanoscale Adv., Chem. Eng. J., Adv. Opt. Mater., Appl. Phys. Lett.等国内外40多种高水平/知名期刊审稿人170余次。研究工作专注于离子掺杂无机氧化物、半导体光子材料、纳米和低维材料等光功能材料的设计、制备和性能研究,以及包括LED器件、微纳光电子器件、新型光电神经形态器件等应用开发。
刘威 工程师
1997年本科毕业于天津大学,2002年硕士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,2018年博士毕业于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。硕士毕业后在新加坡工业界工作近10年,从事材料测试和电子、微电子产品失效分析工作。博士期间从事储氢方面的研究,在实验和理论计算两个方面重点研究了Zr3Fe的氢化物的镍掺杂效应。2018年6月入职宁波材料所,从事角分辨光电子能谱、二维单晶生长、光电半导体材料与器件方面的研究工作。
胡令祥 博士后
2014年本科毕业于青岛科技大学,2017年硕士毕业于中科院宁波材料所与上海 大学联合培养,2021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,培养单位为中科院宁波材料所。大学期间获得第十三届“挑战杯”山东省大学生学术科技竞赛三等奖(1/6)、国家励志奖学金、山东省优秀毕业生等荣誉;硕博期间获得中国科学院大学一等学业奖学金、中国科学院大学三好学生标兵、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冠名奖学金等荣誉。博士毕业后,获得2021年度国家“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(博新计划)”和中科院宁波材料所“优秀博士后计划”资助,继续从事博士后研究。主要从事“全光控忆阻器”的研究工作,相关成果发表在Advanced Materials、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等国际著名期刊,他引130余次,申请专利5项,授权1项。
李宗晓 博士后
本科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。2011年,硕士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,获得优秀毕业生,并攻读博士。2016年博士毕业后,进入深圳大学进行阻变存储器的研究。2020年进入中科院宁波材料所,主要从事基于硫化物的人工神经元的研究。在Advanced Materials、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、AIP Advances、Materials等期刊发表6篇SCI文章。
李波桥 博士后
2014年本科毕业于青岛科技大学材料物理专业,2017年硕士毕业于四川大学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,2022年博士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力学专业。硕士期间主要从事光催化分解水制氢研究,博士期间主要从事柔性锂离子电池及其相关力学失效研究。在 Journal of Power Sources、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、Materials Letters、RSC advances等期刊上发表光催化、锂离子电池等相关论文7篇,其中第一作者论文3篇。于2022年7月入职宁波材料所,主要从事低维半导体材料、全光控忆阻器与类脑芯片、神经形态计算等研究工作。
Rony Mallick 博士生
2012年本科毕业于孟加拉国Jagannath University,2014年硕士毕业于Jagannath University,之后在Jessore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担任助理教授。2012年获总理金质奖章。发表SCI论文2篇。2020年获中科院全额奖学金资助在宁波材料所攻读博士学位。
张美丽 博士生
2017年6月毕业于沈阳航空航天大学院获得工科学士学位。2019-2021年在中科院青岛生物与过程研究所进行联合培养。2021年6月毕业于青岛科技大学获得工科硕士学位。2021年9月至今就读于中科院宁波材料所攻读博士学位。本科期间,获得多次综合奖学金和国家励志奖学金,获得校三好学生、优秀团员、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。硕士期间,获得了综合一等奖学金和优秀学生称号,并在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,Solar RRL, Solar Energy期刊上发表了学术文章。
郭真真 硕士生
本科毕业于燕山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,并于2019年推免至中科院宁波材料所攻读硕士学位。大学期间6次获得奖学金,获得三好学生、优秀团员、优秀共青团干部等荣誉称号。
耿晓颖 硕士生
本科毕业于西南科技大学,2019年于西南科技大学攻读硕士学位,2020年7月至今于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做课题生,完成硕士课题。大学期间,连续两年获得校级二等奖学金、优秀学生干部,优秀团员等。
沈柳枫 硕士生
本科毕业于长春理工大学,硕士就读于宁波大学(中科院宁波材料所联合培养)。大学期间,连续获得校级奖学金四次、校级单项奖学金三次。2018年获得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三等奖,同年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,获得校级三等奖。硕士期间,获得宁波大学校级奖学金两次。2020年参加宁波市研究生学术节,获得 “甬创之星”银奖,2021获得宁波材料所“龙芯”冠名奖学金,同年被评为宁波材料所优秀学生干部及三好学生。
王耀科 硕士生
2020年本科毕业于华侨大学,大学期间,连续三年获得奖学金,并于2019年获得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大赛华南赛区三等奖。2021年在国科大学习期间,获得校三好学生。2021年7月进入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学习。
户其钊 硕士生
2021年本科毕业于黑龙江大学电子工程学院,专业为电子科学与技术(光电子)。大学期间,综合成绩专业前30%,曾获黑龙江省光电设计大赛二等奖,黑龙江大学物理竞赛一等奖,并多次获得奖学金、助学金。2021年于宁波大学(中科院宁波材料所联合培养)攻读硕士学位。